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治疗]第五节 锥体外系不良反应的药物治疗

随着1952年Delay和Deniker发现氯丙嗪的抗精神病作用的同时,就有了该药引起锥体外系(extrapyramidal symptoms,EPSs)不良反应的临床描述。尽管后来的一些研究表明氯氮平具有较强的抗精神病作用,但其商业价值仍未被及时利用,因为许多人认为一个药物没有EPSs也不会有明显的抗精神病作用。而目前已成为临床一线用药的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如奥氮平、利培酮、喹硫平、齐拉西酮和阿立哌唑及难治性病例的治疗药物— — —氯氮平在保持抗精神病作用的同时,EPSs几乎很少发生或症状轻微。

……
——《精神药理学》
书名:《精神药理学》
栏目:精神药理学 > 第三篇 精神药物的分类和药理学原理 > 第一章 抗精神病药
作者:江开达
参编:江开达,李晓白,司天梅,崔东红,方贻儒
页码:356
版本:1
出版时间:2007-05-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