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病理生理]一、第二信使系统

在第二信使系统中,以G 蛋白耦联的c A MP 系统最引人关注。研究认为,许多抗抑郁药物都在cA MP 系统的介导下发挥疗效。如,大多数5‐HT 受体均为耦联cA MP 的G蛋白,5‐HT 受体激活后会引起G 蛋白的构象改变,进而激活c A MP 依赖的蛋白激酶,使蛋白发生磷酸化,其中较重要的蛋白为c A MP 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研究发现CREB 是介导抗抑郁药物对受体蛋白上调或下调作用的主要蛋白,长期抗抑郁药物治疗会升高细胞内CREB 蛋白及其c A MP 依赖性蛋白激酶的浓度,诱导CREB 蛋白发生变化至少需经14~21天的治疗,这一时间即肾上腺素能和5‐HT 受体发生下调所需要的时间,与临床所观察到的抗抑郁药物起效时间相一致。由此推测,各种抗抑郁药物及其所作用的神经递质系统可能最终都作用于相同的细胞内信使系统,从而发挥抗抑郁疗效。 有学者提出,G 蛋白高活性可能是双相障碍的一种素质标记,也可能为一种功能状态,会导致不稳定的动力学系统。有人认为锂盐能降低G 蛋白的功能,因此可以稳定心境。新近发现拉莫三嗪通过下调5‐HT 1 A介导的腺苷酸环化酶活性起抗抑郁和稳定心境的作用。

……
——《精神药理学》
书名:《精神药理学》
栏目:精神药理学 > 第二篇 精神障碍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 第二章 心境障碍的神经生物学 > 第四节 细胞内信号转导与神经营养因子
作者:江开达
参编:江开达,李晓白,司天梅,崔东红,方贻儒
页码:230-231
版本:1
出版时间:2007-05-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