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概述](二)3,5吡唑二酮类

5吡唑酮类化合物安替比林(antipyrine,8)是1884年研究喹宁类似物的过程中偶然发现的,具有一定的解热镇痛活性,但毒性较大。为了获得作用更强的药物,又合成了3,5吡唑二酮类化合物,发现其中的保泰松(phenylbutazone,10)具有良好的消炎镇痛效果,该药于1949年上市,50年代临床上广泛用作为抗炎药,治疗风湿性疾病。

……
——《药物化学——回顾与发展》
书名:《药物化学——回顾与发展》
栏目:药物化学——回顾与发展 > 第三章 20世纪各类主要药物 > 第七节 非甾体抗炎药 > 二、20 世纪非甾体抗炎药的发展[141 143]
作者:彭司勋
参编:尤启冬,张奕华,姚其正,黄文龙,彭司勋
页码:333-334
版本:1
出版时间:2002-1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