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生理作用特点大致可分为阻滞Na +、K +、Ca2 +通道以及阻滞交感神经β受体两大类。学者们对进一步分类观点不一致,因为详细分类是根据人为剂量的药物对无心律失常的浦氏纤维的电生理作用,往往还受组织类型、动物种属、心肌损伤程度、心率及膜电位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种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使用依存性不同。已知心律失常的机制是自律性增高或折返,抗心律失常药物通过抑制舒张期除极坡度,升高阈值,减低其自律性。抗心律失常药物通过改善或抑制传导来打断折返机制。改善传导包括去除单向阻滞或加速传导,抑制传导使单向阻滞变为双向阻滞,均可终止心律失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