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于心脏结构“正常”的室性心律失常的处理与心脏性猝死主要包括特发性室速和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后者包括Brugada综合征、长QT间期综合征、短QT间期综合征、儿茶酚胺多形性室速等,其防治措施如下:1 ﹒特发性室速首选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对于右室流出道室速可选择β受体阻断剂或CCB(如维拉帕米),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对右室流出道室速有效。5 ﹒儿茶酚胺性多形性室速应尽早给β受体阻断剂,亦可应用维拉帕米治疗。以上患者均应进行治疗性生活方式调整,避免剧烈运动和突发的声音刺激,对于长QT间期综合征和儿茶酚胺多形性室速患者尤为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