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文献资料]三、探讨吡喹酮免疫调节作用及抗纤维化作用的研究设想

由于吡喹酮直接的免疫调节作用证据尚不多,所以可以继续这方面的实验。如可以按照上述杨元清等实验的方法,建立血吸虫卵致敏动物模型。然后分为虫卵致敏组、吡喹酮组、左旋咪唑组和氯喹组等,用药方法上作适当调整,例如每周服药3次,连续4~8周。以进一步证实在血吸虫感染的宿主中吡喹酮对血吸虫卵周围的炎症细胞反应具有抑制或免疫调节作用,并可能使宿主免疫功能紊乱逐步得到恢复。首先应进行动物实验,例如以小白鼠或大白鼠或家兔感染血吸虫尾蚴,12周左右可形成肝纤维化动物模型,分组给予吡喹酮或γ干扰素(目前肯定具有抗纤维化作用的药物,以供对照),以后分期剖检实验动物。

……
——《抗蠕虫药吡喹酮的研究与应用》
书名:《抗蠕虫药吡喹酮的研究与应用》
栏目:抗蠕虫药吡喹酮的研究与应用 > 第十二章 评价与建议 > 第四节 探讨吡喹酮是否具有免疫调节作用或抗纤维化作用
作者:黄一心 肖树华
参编:陈名刚,管晓虹,黄一心,梁幼生,钱承贵
页码:565-567
版本:1
出版时间:2007-1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