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药理学研究中PET 的使用有两种方式:①直接法:用正电子发射体直接标记药物,观察在活体中的药物分布和代谢或测量生理性刺激及病理学过程中药物分布和代谢的变化,从而对药物适用剂量、作用部位、可能发生的毒副作用等作前瞻性判断。②间接法:若某药物标记困难、无合适核素或费用太昂贵,则可用正电子发射体标记示踪剂,观察药物对标记示踪剂的影响,间接推断药物的作用。 (2)PET 可验证动物模型是否反映人体的真实性:动物模型作为药物研究的重要工具是否能确切地反映人体内的情况是将动物实验结果外推于人时的首要考虑,也是难以准确判断的问题。 如AD 患者记忆力降低,大脑皮层能量代谢显著减慢,尤以额叶及顶颞叶为甚。非专一性毒蕈碱受体拮抗剂东莨菪碱也可引起啮齿类动物记忆障碍,并使这些脑区能量代谢减慢,症状类似AD 患者。PET 研究揭示,在人体中东莨菪碱可使大脑皮层所有脑区及皮层下许多脑区的能量代谢速率加快,与AD 患者大脑皮层能量代谢减慢的现象明显不同。 创新药物研究过多地致力于受体筛选生物技术,缺乏探索动物模型上的功能效果,目前非常需要从发现药物苗头到用于人体、从动物结果外推至临床的合理路线。鉴于PET 在临床药物开发中有广阔应用前景,美国FDA 已正式推荐将药物在人体中的PET 信息作为新药开发的1 项研究内容(表1‐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