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治疗]第三节 噻嗪类利尿剂

此类药物是通过3种机制发挥利尿作用:①抑制远曲小管前段和近曲小管对氯化钠的重吸收,从而增加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Na +‐K +交换,使K +分泌增加。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减少肾小管对脂肪酸的摄取和线粒体氧耗,从而抑制肾小管对Na +、Cl -的主动重吸收。由于此类利尿剂使肾小管对水、Na+的重吸收减少,肾小管内压力升高,流经远曲肾小管的水和Na +增加,促使致密斑通过管‐球反射,使肾内肾素、血管紧张素分泌增加,肾小管收缩,肾血流量下降,肾小球入球和出球小动脉收缩,肾小球滤过率也随之下降。正由于此作用,噻嗪类利尿剂利尿作用不如髓袢利尿剂,属中效利尿剂。

……
——《高血压治疗学》
书名:《高血压治疗学》
栏目:高血压治疗学 > 第六篇 高血压治疗药物
作者:孙宁玲
参编:刘力生,诸竣仁,唐朝枢,廖玉华,张维忠
页码:461-463
版本:1
出版时间:2009-06-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