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以测定各种具有核自旋的核素在给定的磁场强度下的共振频率(化学位移)、自旋偶合常数和弛豫时间三种参数,进行分子结构分析的一种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小分子化合物。Erust教授将脉冲傅里叶技术引入了核磁共振测定中,代替了以往的连续波测定方法,为此后30年中NMR的一系列重大发展奠定了基础。70年代中期,他又发展出了二维核磁共振的测定方法,使NMR在化学、生物学、医学、药物学等领域的高技术研究中不仅获得了更多的应用,也给这些领域的研究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此后,三维、四维核磁共振、同核及异核核磁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表18‐5核磁共振在生物学方面应用的几个里程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