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并发症]第七节 皮肤及附属物不良反应及防治

皮肤毒性反应主要是指输注部位局部皮肤损害、皮疹、脱发等由抗肿瘤药物导致的直接或间接的皮肤及其附属物损害。多数抗肿瘤药都可不同程度的引起皮疹。靶向药物如吉非替尼、西妥昔单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皮疹,表现为痤疮样囊泡型皮疹,主要分布在面部和躯干的上半部,无瘙痒感,多在用药1周后出现,多可自愈。防治:化疗后冲洗血管可以减轻对局部血管的刺激,减少血管外皮肤的色素沉着。卡培他滨致手足综合征可能与联合化疗的药物滴注时间过长有关,缩短滴注时间或改用口服剂型可减轻其不良反应。

……
——《肿瘤内科治疗药物的安全应用》
书名:《肿瘤内科治疗药物的安全应用》
栏目:肿瘤内科治疗药物的安全应用 > 第四章 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及防治
作者:李德爱 孙 伟
参编:姜山,王有森,李义清,张媛,王红程
页码:69-70
版本:1
出版时间:2011-08-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