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文献资料](4)预试验:

尽管法规中并不要求进行预试验,但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建立过程中,一般要进行预试验。预试验的主要目的是确定不出现干扰的最低样品稀释度,也就是不干扰浓度(non‐interfering concentration,NIC),从而为后续的干扰试验选择合适的样品稀释度(或浓度)。在每一个稀释浓度,都有一添加内毒素样品和一个不添加内毒素的样品,所添加内毒素的浓度保持不变,而样品浓度会逐级稀释,但最终样品的稀释倍数不得超过MVD。对于凝胶法的结果判断,不添加内毒素的样品不应该凝集,如果发生凝集说明含有内毒素或内毒素样物质,添加有内毒素的样品应出现凝集,若没有发生凝集表明样品凝集反应被抑制。

……
——《药品生物检定》
书名:《药品生物检定》
栏目:药品生物检定 > 第十二章 药品的热原与微生物检查 > 12﹒1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 12﹒1﹒3 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的建立与验证 > 4﹒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建立的主要步骤
作者:周海钧
参编:周海钧,程夷,唐元泰,童炳润,饶春明
页码:455-457
版本:1
出版时间:2005-1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