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二、体内实验法

小鼠皮肤乳头状瘤形成实验是由致癌物二甲基苯蒽启动、促癌剂巴豆油或TPA促进形成的二阶段致癌模型。当细胞受到化学诱变剂的作用后,染色体发生断裂和损伤,脱离着丝点的染色体片段在细胞有丝分裂的后期则不能向两极正常移动,滞留于细胞核外形成微核。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形成实验就是根据这一原理,以化学诱癌物处理小鼠,再处死小鼠,观察骨髓嗜多染红细胞的微核形成情况,根据受试药物处理组与实验对照组的微核形成情况来判断受试药物对抗化学诱癌或诱变剂引起染色体损伤的能力。该方法简单、快速、可以较客观地从整体水平观察动物给药后的反应。

……
——《肿瘤科中西药物手册》
书名:《肿瘤科中西药物手册》
栏目:肿瘤科中西药物手册 > 下 篇各 类 药 物 > 第十七章 抗肿瘤新药研究方法 > 第九节 化学预防药物的研究方法[108~129]
作者:刘鲁明 杨宇飞
参编:于尔辛,谢恬,姜丽丽,陈震,林胜友
页码:628-629
版本:1
出版时间:2003-08-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