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概述](一)抗真菌抗生素

多烯类抗真菌抗生素的研究始于50年代,人们发现放线菌可以产生许多种具有共轭多烯和羟基的大环内酯类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对丝状真菌和酵母样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1955年人们发现了两性霉素B(Amphotericin B),成为第一个用于临床的全身性治疗用抗真菌药物,到目前为止仍是临床上常用的药物。两性霉素B对深部真菌如隐球菌、念珠菌、组织胞浆菌、皮类芽生菌、巴西芽生菌、球孢子菌都有较强的抑菌作用。灰黄霉素(Griseofulvin)对皮肤癣菌,如表皮癣菌属、小芽孢菌属和毛菌属都有抑制作用,但对于深部致病真菌及细胞无作用,因其毒性较大,已很少使用。

……
——《药物化学——回顾与发展》
书名:《药物化学——回顾与发展》
栏目:药物化学——回顾与发展 > 第三章 20世纪各类主要药物 > 第一节 抗感染药物 > 四、抗真菌药
作者:彭司勋
参编:尤启冬,张奕华,姚其正,黄文龙,彭司勋
页码:167-169
版本:1
出版时间:2002-1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