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K按其化学结构有四种,即维生素K1、K2、K3和K4。维生素K1广泛存在于绿色植物和动物性食物中,现临床上所用的为人工合成。维生素K2由肠道细菌产生,K3和K4为人工合成。K1和K2为脂溶性的,而K3和K4为水溶性的,进入人体后其生理功能基本相同。维生素K参与肝脏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合成.具有镇痛作用,大剂量维生素K(一次肌注K120mg),可解除胃肠痉挛所致的疼痛。一般以口服或肌注为宜,静注过快时可出现颜面潮红、出汗、胸闷、支气管痉挛、血压下降等症状。用药期间应定期测定凝血酶原时间,以调整用药剂量和用法。个别病人肌注后可出现局部疼痛、硬结或皮疹.水杨酸类、磺胺类、奎尼丁等药物可影响维生素K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