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概述]二、耐药性

耐药性是指细菌与药物反复接触后,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直至消失,致使药物的疗效降低甚至无效。细菌产生耐药性,是多数抗菌药在较长期使用后必然出现的现象。1 ﹒遗传性耐药性分为染色体性耐药性和染色体外性耐药性。染色体性和染色体外性耐药性可通过以下四种方式传递:①转化:耐药菌裂解后释放的DNA由敏感菌摄取,其耐药基因组合至敏感菌基因中,从而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多见于革兰阳性菌。转导:由噬菌体将耐药菌的耐药基因转移给敏感菌,使细菌产生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传递属此类。2 ﹒非遗传性耐药性多为质粒介导,属获得性耐药性。利福平的耐药性是细菌RNA聚合酶的β亚基发生改变,使其与药物的结合力降低而耐药。

……
——《眼科药物治疗学》
书名:《眼科药物治疗学》
栏目:眼科药物治疗学 > 第1篇 总论 > 第7章 眼表微生物学 > 第2节 药物敏感试验及细菌耐药性
作者:唐仕波 唐细兰
参编:刘杏,梁丹,朱晓波,王延东,丁小燕
页码:37-39
版本:1
出版时间:2010-04-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