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目前不少抗心律失常药物有致心律失常作用,除进一步研制、开发新药外,如何使目前抗心律失常药发挥最佳治疗效果,而致心律失常作用降至最低点,是临床医师应重视的问题。首先应用抗心律失常药要有明确指征,避免应用过滥。一般说来室上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偶发、心室率不快、不引起血流动力学障碍、无器质性心血管疾病者,可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Morganroth等提出:①动态心电图监测属良性者(无器质性心脏病基础、无血流动力学障碍引起的症状,心脏性猝死可能性极低的室性过早搏动),如无症状,不需治疗。30、有高度心脏性猝死危险的室性过早搏动和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如无症状,可慎重考虑用药,有症状者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