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一、血药浓度与药理效应

多数药物进入人体后存在两种形式,结合型药物和游离型药物,游离型药物通过扩散进入细胞外液和细胞内,与受体形成可逆性的结合,从而产生药理作用,因而药理作用强弱和持续时间,与药物在受体部位的浓度呈正比。例如,普鲁卡因胺在体外心脏灌流实验中,其心肌电生理作用与其在灌流液中的浓度呈正比,增加或撤除该药时,其作用随之增强或消除。然而,直接测定受体部位的浓度,因技术上的局限,目前很难做到。血液中的药物浓度与细胞外液、细胞内的药物浓度形成了一个可逆的平衡,遵循质量作用定律。因此,测定血液中的药物浓度,可间接地反映药物在作用部位的浓度(图3‐。图3‐1药物体内过程及药理作用的影响因素。

……
——《临床药学理论与实践》
书名:《临床药学理论与实践》
栏目:临床药学理论与实践 > 第一部分 理论篇 > 第三章 治疗药物检测与给药方案设计
作者:蔡卫民 吕迁洲
参编:吴永佩,李宏建,王育琴,张幸国,屈建
页码:39
版本:1
出版时间:2011-1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