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治疗]二、抗真菌药物

目前应用于临床的抗真菌药物,就其作用机制分类,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一是作用于真菌细胞膜中固醇合成的抗真菌药物,包括吡咯类药物、多烯类抗生素以及烯丙胺类等。二是作用于真菌细胞壁合成的抗真菌药物,如棘白菌素类药物卡泊芬净,以及抑制几丁质合成的日光霉素和多氧霉素等。三是作用于核酸合成的抗真菌药物,如氟胞嘧啶等。吡咯类抗真菌药是目前临床使用最为广泛的抗真菌药物,包括咪唑类和三唑类。与抗菌药物相比,抗真菌药物的发展较为缓慢,药物的选择空间较小。近年来涌现出的伊曲康唑、伏立康唑、两性霉素脂质体和卡泊芬净,毒性低,疗效好,但价格较为昂贵。

……
——《内科护士安全用药操作指南》
书名:《内科护士安全用药操作指南》
栏目:内科护士安全用药操作指南 > 第二章 抗感染药物的安全使用 > 第一节 概 述
作者:刘双梅
参编:吴秀媛,范春,孙秀杰,王欣,王晶
页码:45
版本:1
出版时间:2010-1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