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治疗](二)药代动力学特点

帕罗西汀可从消化道被很好地吸收,且不受进食的影响,在形成高度亲脂性复合物后能广泛分布于外周组织,分布容积(V d)高达3.1~28L/kg。吸收后,帕罗西汀的血清蛋白的结合率达95%,口服生物利用度受广泛的首过代谢影响,这种首过代谢又由一种高亲和力、低活性作用的肝酶系统主导,在经过数次给药后,代谢系统渐趋稳定而使生物利用度增高,大部分原药进入全身循环,清除t⒈2为22~24h。口服后帕罗西汀的稳态浓度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1 项研究发现,给予帕罗西汀30mg/d 共30天后,血浆稳态浓度为8.6~105ng/ml,显示出较大的差异性,但因其浓度与临床疗效或不良反应之间并未发现存在明显相关性,故这种变化不一定有因果关系,不过,相对较高的血药浓度与大脑5‐HT 转运体NE 转运体的抑制程度还是有一定的相关性。P450 2D6 酶系关系到帕罗西汀代谢的第一步,主要是对亚甲二氧基连接的氧化,使不稳定的邻苯二酚迅速被甲基化,随后结合葡萄糖醛酸苷或硫酸根而形成极性化合物,最后从尿和粪便中排出。 帕罗西汀是所有SSRIs 中对P450 2D6,酶抑制作用最强的药物,其亲和系数(K i)0.15nM,由于既是酶作用的底物,又是自身代谢的抑制剂,故其药代特点呈非线性特征。在酶系稳定后,较高的剂量可提高血药浓度,血药峰浓度可在口服摄入后5小时达到,经4~14天后才能达到稳定的血药浓度,清除半衰期约1天,当剂量增高时,可引起P450 2D6 酶的自身抑制。此外,帕罗西汀的药代还受患者年龄的影响,在老年人群中,血药浓度可为年轻人的3倍,清除

……
——《精神药理学》
书名:《精神药理学》
栏目:精神药理学 > 第三篇 精神药物的分类和药理学原理 > 第二章 抗抑郁药和抗焦虑药 > 第三节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 三、帕罗西汀
作者:江开达
参编:江开达,李晓白,司天梅,崔东红,方贻儒
页码:398-399
版本:1
出版时间:2007-05-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