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一、二维定量构效关系

目前二维定量构效关系方法很多,有Hansch方法、Free‐Wilson方法和分子连接性指数法等。其中最为著名、应用最为广泛的仍然是Hansch方法。3)式中,C为化合物产生某种特定生物活性(如ED50,I D50或MI C等)的浓度,P为脂水分配系数,为疏水参数,为电子效应参数,即Hammett常数,Es为Taft立体参数(空间效应参数)。自20世纪发现了二维定量构效关系以来,已帮助我们深刻了解药物‐受体结合作用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发现了一些药物。随着计算机科学和分子图像技术的发展,定量构效关系研究也从二维平面分析进一步向三维立体空间过渡,这也为药物设计和结构优化提供了新的研究工具。

……
——《药物化学实验方法学》
书名:《药物化学实验方法学》
栏目:药物化学实验方法学 > 第八章 QSAR研究方法及结构优化 > 第一节 QSAR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作者:徐文方
参编:方浩,李敏勇,张亮仁,胡永洲,徐云根
页码:223-229
版本:1
出版时间:2010-05-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