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药是经典的非去极化肌松药,由植物中提取,是最早用于临床的肌松药,评定其他肌松药常以它为标准。其作用机制是,在神经肌肉接头,本品能与乙酰胆碱竞争受体但并不引起膜通透性改变、不使接头后膜去极化,这样就不能产生终极电位。假若这些受体被肌松药占据的数量相当多,接头后膜上就没有足量的受体与乙酰胆碱结合,因此终板电位不可能达到使周围肌膜兴奋的阈值,从而阻滞了神经肌肉的兴奋传导。静脉注射后2分钟开始出现作用,4分钟作用达高峰,作用维持20~25分钟后开始消退。有组胺释放作用、植物神经节阻滞作用和抗心脏毒蕈样作用,因此有剂量依赖型血流动力学改变。注射剂:15mg / 1.5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