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本品具有带强负电荷的理化特性,能干扰血凝过程的许多环节,在体内外都有抗凝血作用。其作用机制比较复杂,主要通过与抗血凝酶‐Ⅲ(AT‐Ⅲ)结合,而增强后者对活化的Ⅱ、Ⅸ、Ⅹ、Ⅺ和Ⅻ凝血因子的抑制作用,从而阻止血小板凝集和破坏,妨碍凝血激活酶的形成。阻止血凝酶原变为血凝酶。抑制血凝酶,从而妨碍纤维蛋白原变成纤维蛋白。2 ﹒本品与下列药物合用,可加重出血危险香豆素及其衍生物,阿司匹林及非甾体消炎镇痛药,双嘧达莫、右旋糖酐等可能抑制血小板功能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其他尚有利尿酸、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尿激酶、链激酶等。6 ﹒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与本品有协同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