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的作用机制主要为高度选择性干扰真菌的细胞色素P450的活性,从而抑制真菌细胞膜上麦角固醇的生物合成。对念珠菌、新型隐球菌、黄曲菌、烟曲菌、皮炎芽生菌、粗球孢子菌及荚膜组织胞浆菌等有效。本品血浆蛋白结合率低,在体内广泛分布于皮肤、水疱液、腹腔液、痰液等组织体液中,血浆消除半衰期为27~37小时,本品少量在肝脏代谢。1 ﹒常见消化道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或腹泻等。3 ﹒肝毒性治疗过程中可发生轻度一过性血清氨基转移酶升高,偶可出现肝毒性症状,尤其易发生于有严重基础疾病(如艾滋病和癌症)的病人。4 ﹒过量处置嘱病人多饮水或增加输液量,必要时做血液透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