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概述]猩红热(scarletfever)

本病是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所致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及全身弥漫性红色密集细小皮疹。典型病例起病急骤,有发热、咽痛、头痛及全身不适。患者咽痛明显,有黏膜疹和“杨梅舌”。皮疹在24小时内出现,迅速蔓延全身,皮疹之间皮肤呈潮红色,称“划痕症”。3 ﹒皮质激素治疗重症猩红热在应用有效抗生素同时,可加用激素。中毒型猩红热,除用足量青霉素外,宜根据病情输全血或血制品,以加强抗细菌及中和毒素的作用,促进病情好转。药用:银花、连翘、牛蒡子、射干、菊花、竹茹、马勃、赤芍、桔梗、甘草、大青叶等。可预防猩红热。儿童0.15~0.3g(成人0.45g)每日3~4次,7日为1疗程。

……
——《临床药物疗法新编》
书名:《临床药物疗法新编》
栏目:临床药物疗法新编 > 第1章感染性疾病 > 第2 节 细菌性感染
作者:贾公孚
参编:谢惠民,王秀毓,魏克伦,翟明,贾微
页码:16-17
版本:1
出版时间:2005-07-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