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螺旋体的检测方法众多,但人工培养迄今未完全解决。Nichols有毒株接种家兔睾丸或眼前房,可保持其繁殖力和毒力,但繁殖速度缓慢,需30~33h分裂一次。若将其转种至含多种氨基酸的兔睾丸碎片中,在厌氧条件下培养,虽能生长繁殖,但失去致病力。用家兔上皮细胞培养的梅毒螺旋体,仅可有限繁殖数代。采用棉尾兔单层上皮细胞,在微需氧条件下(1.5%O2、5%CO2、93.5%N2)33℃培养梅毒螺旋体可生长繁殖并保持其毒力,经9~12d,可使其增长49倍,最高时可达100倍,这对梅毒螺旋体的研究起了积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