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二、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动物模型

梅毒螺旋体的检测方法众多,但人工培养迄今未完全解决。Nichols有毒株接种家兔睾丸或眼前房,可保持其繁殖力和毒力,但繁殖速度缓慢,需30~33h分裂一次。若将其转种至含多种氨基酸的兔睾丸碎片中,在厌氧条件下培养,虽能生长繁殖,但失去致病力。用家兔上皮细胞培养的梅毒螺旋体,仅可有限繁殖数代。采用棉尾兔单层上皮细胞,在微需氧条件下(1.5%O2、5%CO2、93.5%N2)33℃培养梅毒螺旋体可生长繁殖并保持其毒力,经9~12d,可使其增长49倍,最高时可达100倍,这对梅毒螺旋体的研究起了积极作用。

……
——《药理实验方法学》
书名:《药理实验方法学》
栏目:药理实验方法学 > 第十五篇 化学治疗药物的药理实验方法 > 第五十六章 抗菌药物的药理实验方法 > 第六节 抗螺旋体药物实验法
作者:魏伟 吴希美 李元建
参编:王广基,吴希美,吴春福,张永祥,李元建
页码:1468
版本:4
出版时间:2010-05-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