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治疗]兴奋躁动状态(exeitatory-restlessnessstate)

兴奋躁动状态的常见原因有躁狂症、精神分裂症,反应性精神障碍、癔症性兴奋躁动、中毒性精神障碍、症状性精神病以及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等。控制兴奋躁动状态的常用药物为氯丙嗪和氟哌啶醇。为了减少药物所伴发的急性锥体外系反应,同时增强镇静作用,可与东莨菪碱合并注射(氯丙嗪50mg/d +东莨菪碱0.3mg),必要时每日2次注射。抗躁狂药物在使用7~10日后才能起治疗作用,故兴奋躁动初期应联用镇静作用强的抗精神病药,待抗躁狂药起治疗作用后再撤除抗精神病药物。维拉帕米可阻滞Ca2+进入神经细胞,抑制去甲肾上腺素(NA)在突触处的兴奋分泌偶联,从而降低受体部位NA浓度,故有抗躁狂作用。

……
——《临床药物疗法新编》
书名:《临床药物疗法新编》
栏目:临床药物疗法新编 > 第1 2章精神疾病 > 第5 节 心境障碍
作者:贾公孚
参编:谢惠民,王秀毓,魏克伦,翟明,贾微
页码:684-685
版本:1
出版时间:2005-07-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