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治疗]三、常见的几种吸入麻醉药

1951年合成,1956年用于临床,为无色液体,气味较好闻,对呼吸道无刺激性,在阳光及潮湿环境下可分解成酸,应避免光和热,其溶液内加有0.01%的麝香草酚,并贮存于琥珀色瓶内以助其稳定。此等变化的原因可能为氟烷的代谢产物之一使其形成了一种抗原蛋白复合物,在再次用氟烷时产生变态反应,在氟烷麻醉后有黄疸的病人有的查出血清中有三氟乙酰(TFA)‐卤化物及其相关的对TFA蛋白的抗体。但由于氟烷使心肌对肾上腺素的敏感性增加,对橡胶、金属有腐蚀作用,化学性质不太稳定,遇光可分解产生光气和酸,与钠石灰接触可产生毒性物质CF2CClBr等,自80年代后逐渐被安氟醚、异氟醚取代,临床应用已日渐减少。

……
——《临床药物治疗学》
书名:《临床药物治疗学》
栏目:临床药物治疗学 > 第二十三章 临床麻醉药物治疗学 > 第三节 吸入麻醉药的药理及临床应用
作者:陈文彬 罗德诚
参编:曹钰,陈德珍,陈文彬,陈晓平,程德云
页码:794-796
版本:3
出版时间:2004-1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