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鲁卡因胺(procainamide)的心脏电生理作用与奎尼丁相似,但无明显拮抗胆碱或α肾上腺素受体作用。普鲁卡因胺阻断开放状态的钠通道,降低自律性,减慢传导,延长大部分心脏组织的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乙酰卡尼也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但其药理学特性与母药不同,几乎没有钠通道阻断作用,但延长动作电位时程的作用与普鲁卡因胺相当。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用于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的急性治疗,但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所致的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普鲁卡因胺不作为首选。长期应用,少数患者出现红斑狼疮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