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治疗]第二节 抗菌药物的分类和作用机制

‐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等。在细菌蛋白质合成的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抗菌药物发挥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的作用[ 4 ]:1 ﹒起始阶段。细菌不能直接利用外界的叶酸(folic acid),需要在二氢蝶酸合成酶的催化下,以蝶啶、对氨基苯甲酸(PABA)和谷氨酸为原料在细菌体内合成二氢叶酸(dihydrofolic acid,FH2),并进一步在二氢叶酸还原酶的作用下转变成四氢叶酸,才能为细菌生长和繁殖所利用。由于细菌体内叶酸缺乏,使得细菌的核苷酸合成受阻,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

……
——《多靶点药物研究及应用》
书名:《多靶点药物研究及应用》
栏目:多靶点药物研究及应用 > 第四篇 多靶点药物的作用与临床应用 > 第三十一章 多靶点抗菌药物应用和研究
作者:李学军
参编:尤启冬,张永祥,杨世杰,尤启冬,申竹芳
页码:415-417
版本:1
出版时间:2011-10-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