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治疗](四)药代动力学特点

曲唑酮经口服后易吸收,空腹服用的达峰时间约为1h,进食后服用的达峰时间约为2h。其清除为双相性的,即初期的α相和迟缓的β相,清除半衰期分别为3~6h 和5~9h。 曲唑酮主要经过广泛的肝脏代谢,包括羟基化、吡啶环分解、氧化和N‐氧化等。活性代谢产物m‐氯苯基哌嗪的清除较原形药物更缓慢,清除半衰期为4~14h,在脑内的浓度比血浆中要高。P450 3A 酶的抑制剂(酮康唑、利托那韦和印地那韦)可抑制曲唑酮的代谢和清除,酮康唑则抑制m‐氯苯基哌嗪的形成而影响曲唑酮的药代动力学。曲唑酮的血浓度在老年患者中,有效的患者反而较无效的患者更低而难以解释。然而,由于这些研究缺乏固定剂量的设计,容易受高血浓度水平的影响,增加了那些临床评定为无效的患者继续增加剂量的机会,且样本也较小。另1 项11例老年患者的研究发现,曲唑酮的稳态血浓度与临床疗效并不相关。

……
——《精神药理学》
书名:《精神药理学》
栏目:精神药理学 > 第三篇 精神药物的分类和药理学原理 > 第二章 抗抑郁药和抗焦虑药 > 第五节 5‐HT 2A拮抗剂及5‐HT 再摄取抑制剂 > 一、曲 唑 酮
作者:江开达
参编:江开达,李晓白,司天梅,崔东红,方贻儒
页码:438
版本:1
出版时间:2007-05-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