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第十二节 抗钩虫药物实验方法

1951年,第一个抗钩虫药物四氯乙烯诞生,随后四氯化碳、乙烷雷琐辛、一溴二萘酚等药物相继应用于临床,但均因疗效差、毒副作用大和安全性低而停用。1958年苄酚宁(灭虫灵)取代了上述药物,广泛应用于治疗钩虫病,但大规模使用后发现该药可引起急性心源性缺血综合征而被淘汰。噻苯达唑最早用于治疗一些蠕虫幼虫移行症,因毒性较大,而被广谱驱虫药甲苯达唑和阿苯达唑所取代。但这两种药物对美洲钩虫病和鞭虫病的疗效差,且对虫体有激惹作用,可引起急腹症,故仍需继续寻找新的驱虫药物。药物剂量设置,可按等比级数递增或递减,并据此绘制量效曲线。

……
——《药理实验方法学》
书名:《药理实验方法学》
栏目:药理实验方法学 > 第十五篇 化学治疗药物的药理实验方法 > 第五十八章 抗寄生虫病药物实验方法
作者:魏伟 吴希美 李元建
参编:王广基,吴希美,吴春福,张永祥,李元建
页码:1553-1556
版本:4
出版时间:2010-05-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