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二、病理学因素对肠渗透性的影响

由于炎症可导致大分子和极性分子的渗透性改变,因此疾病可导致物质吸收和排泄差异,如口服给药后可检测尿中[ 51Cr ]‐EDTA的回收率。虽然在人体内实验证据不足,但仍可推测,由于严重的感染可使得上皮组织的防御能力遭到破坏,从而对于大分子甚至是小颗粒的渗透性增加。在大鼠结肠炎模型实验中,Lamprecht等证明,患有结肠炎的大鼠对100nm粒子的吸收显著高于正常大鼠[ 19 ]。我们应根据不同疾病患者的专属生理、病理特征,有依据地选择药物的制剂、处方及给药途径,以做到临床个体化治疗以及临床疗效的最佳化,满足患者的需求。

……
——《口服药物吸收与转运》
书名:《口服药物吸收与转运》
栏目:口服药物吸收与转运 > 第二篇 口服药物吸收 > 第六章 口服给药的生理学和病理学因素 > 第三节 影响胃肠道吸收的病理学因素
作者:孙进
参编:何仲贵,方晓玲,王堃,刘克辛,孙进
页码:299-301
版本:1
出版时间:2006-1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