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噻嗪类药物,其基本结构是由苯并噻二嗪环和磺酰胺基因组成。利尿作用:通过抑制远曲小管前段(皮质部)对Na +的主动再吸收与伴随Cl -的被动再吸收,最大利尿时可排出原尿中Na +量的10%。由于转运至远曲小管后段及集合管中的Na +增加,于是促进K +‐Na +交换、K +的排泄增加。对于尿崩症患者,由于病人排出大量水分,血浆渗透压反而偏高,本药促进Na +、Cl -排出,血浆渗透压下降,病人口渴感减轻,多饮症状得以缓解,饮水减少,尿量随之减少。在肾小球滤过率正常时,排Na +量达滤过Na +量的5%以下。螺内酯、氨苯蝶啶属于这一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