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类药物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制,可选择性抑制突触前膜5‐羟色胺的再摄取,提高突触间隙中5‐羟色胺的浓度,从而起到抗抑郁的作用。本类药物对5‐羟色胺再摄取的抑制作用选择性强,对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组胺及胆碱能神经影响较小。具有口服吸收良好,生物利用度高,耐受性好,疗效与三环类抗抑郁药相当,不良反应较三环类抗抑郁药少等优点,现已成为临床主要应用的抗抑郁药物。在代谢过程中,本品先被氧化为具有儿茶酚结构的中间体,然后通过甲基化作用和结合反应,转化为其他物质与葡萄糖醛酸或硫酸结合,代谢产物无活性。服用本品的患者应避免饮酒,停药时应逐渐减量以免发生停药综合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