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文献资料](四)细菌耐药机制

氟喹诺酮类药物广泛应用后已出现细菌耐药性。耐药机制研究证实主要是染色体突变,不存在质粒介导的耐药性。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有: ①细菌DNA螺旋酶的改变,主要是由于gyrA基因突变所致,与细菌高浓度耐药有关。细菌细胞膜孔蛋白通道的改变或缺失,与低浓度耐药有关。随着喹诺酮类药物应用的增加,耐药性亦越来越突出,近年多个大医院的ICU报告大肠埃希菌耐环丙沙星者高达70%以上,因细菌在喹诺酮类药物之间有交叉耐药性,此种现象如持续发展,后果不堪设想。输液(加保肝药物):代谢性酸中毒给以碳酸氢钠注射液,尿碱化给以碳酸氢钠注射液,以增加本品由肾的排泄。

……
——《普外科疾病围术期药物的安全应用》
书名:《普外科疾病围术期药物的安全应用》
栏目:普外科疾病围术期药物的安全应用 > 第五章 普外科感染治疗药物的安全应用 > 第七节 常用抗感染治疗药物的安全应用 > 十二、喹诺酮类
作者:李德爱 陈俊强 罗华友 黄萍
参编:黄东胜,陈宏,陈英,李太原,赵义瑞
页码:214-215
版本:1
出版时间:2017-0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