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基础知识]第二节 中药功效术语使用的演变

对于药物功效的认定,经历了由数量少而很不全面到逐渐趋于完善,由不够正确趋于比较准确。在早期,诸如补虚、补五脏、补不足、调和五脏、安五脏、祛邪气、除众病、除热邪等含义宽泛,或化痰、祛痰与消痰等词混用的现象并不鲜见。本草纲目》有关补虚功效的术语有390余个,而《中国药典》 ( 2000年版)补虚类功效术语仅130个,只有前者的三分之一,可见其由繁返约的趋势。茺蔚(益母) :舂仁生食,补中益气,通血脉,填精髓,止渴润肺。无漏子(千年枣、万年枣、海枣、波斯枣) :补中益气,除痰嗽,补虚损,好颜色,令人肥健。薰草(薏实) :明目补中。

……
——《中药功效学》
书名:《中药功效学》
栏目:中药功效学 > 第三章 中药功效认识的发展概况
作者:张廷模
参编:陈勇,周祯祥,曾祥发,杨敏,齐山
页码:19-164
版本:1
出版时间:2013-05-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