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丙异酚或2,6‐双丙泊酚(2,6‐di‐isopropyl phenol)不溶于水,可溶于许多有机溶剂。分子量178Da,研究始于1977年,最初为以聚氧乙烯基蓖麻油作为增溶剂配成1%丙泊酚水溶液,但副作用大而于1983年改用1%丙泊酚、10%(W/V)豆油、1.2%卵磷脂、2.25%甘油配成乳剂,副作用减少,于1989年后广泛用于临床。诱导常用丙泊酚1.5~2.5mg/kg于30秒静脉推注后再给芬太尼5 μ g/kg,和肌松药插管,麻醉深度不够可追加丙泊酚诱导量的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