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在鼻黏膜的吸收多属于被动扩散,吸收速度和程度与其分子量、O/W分配系数、解离度等密切相关。对于小分子药物,其脂溶性的大小对药物经鼻黏膜吸收入脑更重要。纳米粒、微乳(纳米乳)等纳米制剂鼻腔给药具有脑内递药的潜在优势,其经鼻吸收后很容易到达嗅球和近鼻腔脑区,再分布到纹状体、额皮质和小脑。近年的研究已证实,P‐gp存在于鼻腔的嗅上皮和嗅球的内皮细胞上,因此可能降低P‐gp底物经鼻入脑的量。但动物的实验数据仍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药物经鼻入脑的趋势,因此采用动物进行鼻用制剂的处方筛选仍然存在可比性、合理性和参考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