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文献资料]六、通过基因工程技术产生杂合抗生素


杂合抗生素是由遗传杂种产生的具有抗菌活性的新化合物。Hopwood首先发现了杂合抗生素的产生。已知天蓝色链霉菌、紫红链霉菌和链霉菌,AM7161分别产生放线紫红素、榴菌素(granaticin)和二氢榴菌素(dihydrogranaticin)以及曼得尔霉素(medermycin),当将整套放线紫红素合成基因(PIJ2303),导入紫红链霉菌后。便产生了新化合物二氢榴菌紫红素(dihydro‐granatirhodin),这是放线紫红素的两个不对称碳原子中的一个以及榴菌素的两个不对称碳原子中的另一个发生立体变构的产物。受体菌产生了放线紫红素的曼得尔霉素。这就表明同样的放线紫红素合成基因转入不同的产生菌时,产生了不同的新化合物。

……
——《实用生物制药学》
书名:《实用生物制药学》
栏目:实用生物制药学 > 第一篇 生物制药学总论 > 第6章 微生物活性物质研究与生物组合化学 > 第二节 微生物活性 物质的生物合成
作者:吴梧桐
参编:丁锡申,高向东,袁勤生,郭葆玉,王凤山
页码:204-205
版本:1
出版时间:2007-0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