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速览]2﹒5 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的新靶点

离子通道组装于心肌的脂质膜内,脂质膜中基质的改变,最终导致离子通道的病变。从临床药物治疗来看,脂质膜的病变是一种重要的药物作用靶点,而达到改善及逆转离子通道病变。故而,可统称为药物对离子通道的间接作用。异丙肾上腺素对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引起心律失常,用多个不饱和脂肪酸5~10mM,尤其是鱼油ω‐3‐脂肪酸,可防止及终止心律失常,而单不饱和脂肪酸无此作用。新生大鼠心肌细胞由多种物质诱发心律失常,哇巴因、高Ca 2 +,溶血型磷脂酰胆碱、β‐激动剂、酰基肉毒素及钙通透剂,加入EPA5~15mM可终止心律失常。对肌浆网的作用,可能是不饱和脂肪酸抗心律失常作用的部分机制。

……
——《中华临床药物学》
书名:《中华临床药物学》
栏目:中华临床药物学 > 第71章 抗心律失常药 > 第9节 诱发心律失常的心肌离子通道病变类型及药物治疗 > 2﹒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作者:徐叔云
参编:卞如濂,王浴生,王子厚,王钦茂,史轶蘩
页码:857-858
版本:1
出版时间:2003-03-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