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治疗]三、吡喹酮治疗其他后睾科吸虫感染及其他吸虫感染

麝猫后睾吸虫和猫后睾吸虫寄生于人的胆管内,人因进食含囊蚴的生鱼而感染。吡喹酮治疗该病很有效。报告在泰国用不同剂量吡喹酮治疗4 853例麝猫后睾吸虫感染者。53例伴严重阻塞性黄疸(由麝猫后睾吸虫寄居胆管引起)病例,副作用亦不严重,与一般病例服吡喹酮相似。报告,于1979至1983年间,用吡喹酮治疗后睾吸虫病患者时,连续3 d收集全粪淘虫,并对所获得的虫作染色鉴别虫种。以吡喹酮治疗日本棘隙吸虫(Echino‐chasmus japonicus)感染93例,剂量为2~20 mg · kg - 1,顿服,在20例淘虫者中均发现驱出的成虫,为2~1 631条,治后1月复查,粪检虫卵阴转率为89.5%~100.0%。可见,吡喹酮确是一个高效的广谱抗吸虫药。

……
——《抗蠕虫药吡喹酮的研究与应用》
书名:《抗蠕虫药吡喹酮的研究与应用》
栏目:抗蠕虫药吡喹酮的研究与应用 > 第六章 吡喹酮应用于其他蠕虫病 > 第四节 吡喹酮治疗华支睾吸虫病及后睾科吸虫感染
作者:黄一心 肖树华
参编:陈名刚,管晓虹,黄一心,梁幼生,钱承贵
页码:351-352
版本:1
出版时间:2007-1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