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治疗]二、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离子通道机制

对致残相关的持续性或复发性房颤患者,建议进行转律和维持窦性心律的抗心律失常治疗(Ⅲ类)。根据目前的指南,对转复房颤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药包括胺碘酮、多非利特、氟卡尼、伊布利特、普罗帕酮和奎尼丁。然而,奎尼丁的争议在于可引起腹泻和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罕见死亡报道,它是最初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已大部分为较新的药物所取代。现在常用于维持窦性心律的口服药物包括胺碘酮、索他洛尔、多非利特、氟卡尼和普罗帕酮,在临床实践中,通常针对具体患者选择药物,特别是患者伴随的心脏疾病和治疗情况。

……
——《心血管热点荟萃2010》
书名:《心血管热点荟萃2010》
栏目:心血管热点荟萃2010 > 第八节 房颤新型靶向性治疗的本质与进展
作者:杨水祥 胡大一
参编:丁荣晶,于波,马坚,王文,王玉堂
页码:106-108
版本:1
出版时间:2010-04-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