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治疗]三、作用机制与代谢活性

莫达非尼治疗发作性睡病所致过度日间睡眠的确切机制,至今还不清楚。可能是因为人类发作性睡病与外侧下丘脑hypocretin 细胞的缺失有关,而莫达非尼能增加外侧下丘脑hypocretin 细胞和结节乳头体(tuberomamillary)神经核的hypocretin 细胞的c‐f os 活性,较大剂量时对纹状体和扣带回皮质也有相同作用。莫达非尼与DA 受体的结合较弱,使得DA 的释放也相对较弱。 DA 机制假说由于受到传统中枢神经兴奋剂的影响,如安非他明,但有些研究者并不认为莫达非尼通过DA 机制而促进觉醒。但是,动物实验证明,将大鼠DA 受体摧毁后,再给它用莫达非尼后就不会产生促醒效应,提示DA 运输机制对于莫达非尼促进觉醒的作用同样是必要的。此外,所有能抑制DA 功能,抑制中枢神经兴奋剂阻断多巴胺D 1受体、多巴胺D 2受体和酪氨酸羟化酶的药物与莫达非尼合用后就不能再发挥其促醒觉效应。尽管对α受体无亲和作用,但是中枢α1拮抗剂哌唑嗪(prazosin)却能阻断莫达非尼的促醒觉作用。莫达非尼还能在下丘脑后端增加谷氨酰胺,抑制GABA,同时也增加海马和腹侧丘脑的谷氨酰胺,与其促进觉醒作用的研究结果一致。

……
——《精神药理学》
书名:《精神药理学》
栏目:精神药理学 > 第三篇 精神药物的分类和药理学原理 > 第六章 精神振奋药 > 第四节 莫达非尼
作者:江开达
参编:江开达,李晓白,司天梅,崔东红,方贻儒
页码:645
版本:1
出版时间:2007-05-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