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文献资料]二、实验治疗

兔于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35 d后,1次分别口服L‐吡喹酮、D‐吡喹酮或吡喹酮,剂量均为。结果,D‐吡喹酮各组的平均虫数与对照组相仿,减虫率为0~24.2%。L‐吡喹酮各组的减虫率分别为62.5%、82.4%和86.7%,均显著高于用吡喹酮治疗的32%、48.6%和69.9%。病兔用L‐吡喹酮治疗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示肝脏的虫卵结节较少和较小,且主要组成由假结节取代了嗜酸性脓肿(Liu et al .体内、体外试验结果表明,L‐吡喹酮对华支睾吸虫有较强的抗虫活性,而D‐吡喹酮则对虫无明显影响,说明吡喹酮对华支睾吸虫的杀虫作用具有光学异构体的立体选择性,L‐吡喹酮是杀灭华支睾吸虫的主要有效成分(钱明心等1988a)。

……
——《抗蠕虫药吡喹酮的研究与应用》
书名:《抗蠕虫药吡喹酮的研究与应用》
栏目:抗蠕虫药吡喹酮的研究与应用 > 第二章 吡喹酮的药理作用 > 第十节 吡喹酮对映异构体
作者:黄一心 肖树华
参编:陈名刚,管晓虹,黄一心,梁幼生,钱承贵
页码:123-126
版本:1
出版时间:2007-1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