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二、体外抗结核实验

包括结核分枝杆菌H37Rv、牛分枝杆菌、草分枝杆菌。创新药物除上述菌种外,还须包括非结核分枝杆菌(NT M如鸟分枝杆菌、堪萨斯分枝杆菌、偶然分枝杆菌、耻垢分枝杆菌等)和临床致病分离株。国内常用的培养基有苏通(Santon)半流体培养基、含血清苏通半流体培养基和L‐J培养基,国外常用Middlebrook7H10和7H11培养基。受试分枝杆菌在液体或半流体培养基中,与不同浓度待测药物接触一定时间后,再将不能生长分枝杆菌的培养基稀释到另一不含药物的培养基中,此时所含药物的浓度在其MIC以下,这样能够观察曾接触过不同浓度药物的分枝杆菌是否失去增殖能力。相关结果必须与体内抗结核实验结果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比较。

……
——《药理实验方法学》
书名:《药理实验方法学》
栏目:药理实验方法学 > 第十五篇 化学治疗药物的药理实验方法 > 第五十六章 抗菌药物的药理实验方法 > 第八节 抗结核药物实验法
作者:魏伟 吴希美 李元建
参编:王广基,吴希美,吴春福,张永祥,李元建
页码:1478-1480
版本:4
出版时间:2010-05-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