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二、方法的设计依据

在分析方法建立之前,应系统检索国内外的科技文献,对药物在生物体内的存在状况、分析检测方法、药代动力学参数等资料加以总结和分析,供建立方法时借鉴。同时分析方法要具有较高的灵敏度(10 - 9g/ml以下)和较宽的线性范围(1/20Cmax~Cmax),一般不必强调方法的简便、快速,大多采用HPLC、GC、GC‐MS、LC‐MS、LC‐MS‐MS等色谱及联用技术。在中毒患者的临床抢救中,一般体内药物浓度较高,应选择特异性高和速度快的分析方法,如GC、GC‐MS,RI A或EI A等,不必强调方法的灵敏度。

……
——《实用药物分析》
书名:《实用药物分析》
栏目:实用药物分析 > 下篇 应用篇 > 第21章 体内药物分析 > 第三节 体内药物分析方法的建立与验证
作者:毕开顺
参编:丁丽霞,李好枝,丁丽霞,毕开顺,孙立新
页码:1004-1005
版本:1
出版时间:2011-0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