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精管黏堵术

输精管黏堵术属于输精管化学绝育的一种,是向输精管内注射化学制剂(高分子化合物石炭酸与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酸混合剂),造成局部无菌性炎症反应致使管腔纤维化而闭锁,或形成管腔机械性阻塞,实现输精管道阻断的一种节育方法。1972年由我国学者解决了经阴囊皮肤直接穿刺输精管的技术,首次将输精管黏堵术应用于临床男性节育。输精管黏堵术不做皮肤切口,不游离、切断及结扎输精管,组织损伤小,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在心理上的可接受性优于传统结扎手术。

输精管注射栓堵术

输精管注射栓堵术是在经皮输精管注射黏堵法基础上对药物的改进。1983年应用于临床。采用医用聚氨酯弹性体(MPU)为栓堵材料。MPU化学性质稳定,生物相容性良好,注入管腔后迅速固化形成栓子,堵塞管腔,阻断输精通道。日后通过阴囊和输精管小切口将栓子取出,便可恢复输精管通畅,无须再做输精管吻合。输精管栓堵术因其非手术性质和潜在的可复性而受到广泛关注。

输精管硬化法

输精管硬化法是指从阴囊分离出输精管,经阴囊皮肤直接向输精管壁注射小剂量的化学硬化剂,使输精管硬化,从而达到和输精管结扎术一样的节育目的。曾用过几种化学硬化剂获得良好结果,其中有乙醇、10%硝酸银、36%醋酸、3.6%甲醛等。最终选用含有3.6%甲醛的90%乙醇,这是因为此两种化合物都很简单,很容易被代谢掉,不致留下任何能引起不良反应的残余物。

电凝法

经皮穿刺输精管电凝绝育术,是将特制的绝缘电凝针头通过皮肤插入输精管管腔内,利用高频电流的作用使输精管变性、凝固、组织增生而阻塞管腔,以达到绝育目的。电凝术不仅具有止血、灭菌作用,还降低了对输精管肌壁的损伤和输精管切除部位精子肉芽肿的形成。不过却不能阻止附睾内精子肉芽肿的形成。附睾内的精子肉芽肿可能导致睾丸疼痛、炎症并降低再通手术成功的机会。

激光输精管节育术

激光输精管节育术是指向输精管内导入激光光纤,照射输精管管腔,导致部分管壁发生凝固、坏死,愈合后发生纤维化闭塞,精子不能通过的一种男性节育新方法。动物实验及临床应用提示有效节育率达到结扎术的效果。优点是效果可靠,在非手术穿刺下进行,比开放手术节育法并发症明显减少。节育者易接受,技术容易掌握,便于推广应用。

超声输精管节育术

在美国,高能聚焦超声已经证明对于输精管永久避孕可以作为一种非外科阻塞方法。简要过程是将一个小的超声传感器钳夹在输精管和阴囊皮肤上,超声波集中到输精管以便于他们不会额外的加热所通过的皮肤。小规模动物试验已经建立了合适的能量级别(7w)和所需的时间长短(约40~60s),且这个装置在临床上已经用于治疗心脏病。这个技术经过改进后是一个较好的非侵入性方法,但需要进一步的临床试验研究。

输精管内节育装置

输精管解剖结构相对表浅,是男性避孕和节育更便于干预的部位。输精管结扎术虽然是可靠的男性节育方法,但是,其对输精管的损伤相对较重,输精管的修复比较困难,因此,促发了一系列堵塞性输精管内节育装置(Intra-vas device,IVD)的研制。而输精管结扎术另一个弊端在于其长期堵塞输精管造成的一些急慢性损害,如附睾瘀积、痛性结节、精子肉芽肿以及对睾丸生精功能的潜在影响。这些促使科研人员研制了非堵塞性输精管内节育装置,以便降低输精管内压力升高所造成的短期和长期损害。

自上个世纪60年代起,国内外学者对输精管内节育装置的研制付出了大量的努力,先后设计如缝合线、纤维、铜丝、铜管等节育装置。但由于种种局限,这些装置目前一直处于动物实验或小样本临床实验阶段。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詹炳炎等制成了一种以硬膜外导管为外壳,内填尼龙毛的非堵塞性输精管内滤过装置,经动物实验得到了良好的节育效果和复通再孕率,同时有效地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在此基础上,叶阳等制成一种以聚四氟乙烯材料作外壳,内填医用尼龙毛的非堵塞性输精管内节育器,进行小样本临床试验,结果表明此种IVD有着良好的节育效果。但制作外壳的聚四氟乙烯组织相容性差,质地较硬,易损伤甚至穿破输精管壁,且不易标准化生产。有鉴于此,陈振文等采用聚氨酯材料作外壳制作了一种IVD,对效性、安全性和可复性进行了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与输精管结扎术组相比,两者成功率(无精子症和精子浓度小于3×106/ml且无活动精子)相似,术后3个月分别为85.4%和97.2%;术后12个月时分别为94.3%和97.2%。相对于结扎组,IVD置入组复通手术简单、成功率高(90%vs 70%)且并发症发生率低(11.4%vs 22.5%)。

由于铜离子具有较好的杀精子效果,因此研制含铜输精管内非堵塞性节育器成为另一研究思路。有人单纯采用铜丝或铜管制成IVD,实验表明其有一定的节育效果。但这些节育器制作工艺简单,生产工艺不够标准,且所用材料金属铜置于体内后尚存在铜离子爆释和被氧化产生一氧化铜等副产物的缺陷。能否达到过滤精子的作用,亦未见后续临床研究报道。阎勇等研制出一种非堵塞性镀银铜输精管内节育栓,动物实验研究表明此节育器置于兔输精管内后,精液中的铜离子含量明显升高,术后4~6周达高峰,同时精液中精子浓度、活动率明显下降。这一实验表明其设计的非堵塞性镀银铜输精管内节育栓具有一定的节育效果,但此节育器也存在含铜IVD的缺陷。

吴伟雄、陈振文等先后用聚丙烯和聚四氟乙烯材料作为外壳,内填医用尼龙线制成了两种非堵塞性输糟管过滤装置节育器,并进行了二期临床试验,获得了较好的节育效果和安全性,产品已经完成技术转让,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2006年,黄勋彬等开始采用络合铜钠米高分子复合材料研制了一种过滤型IVD。其复合材料中络合铜的使用,能缓慢而持久地释放铜离子,避免了普通含铜IVD存在的铜离子爆释或产生氧化铜等副产物。该材料配方含有成孔剂,通过成孔剂的高温挥发,在IVD管壁形成大量微孔,达到过滤精子的作用。动物实验表明置入IVD后,精液中精子浓度及活动率明显下降,术后半年内由严重少精子症转变为无精子症。检测此IVD置入前后精浆中α-葡糖苷酶含量并无明显差别,表明此IVD达到了预期“通而不育”的效果。纵观上述各种IVD的研究方法,均以节育效果作为研究的重点,而有关装置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生殖毒理学研究极为欠缺。作为新型的体内植入物,显然相关研究需要加强和完善,才望开发广泛应用的产品。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5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