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三、发病机制

急性丙型肝炎一般呈亚临床表现,在急性丙型肝炎病人的肝实质和门管区,可见肝细胞变性、点状坏死、炎性浸润及淋巴细胞聚集,还可见胆管损伤、囊性脂肪变性及肝细胞再生。在HCV持续感染的人和实验感染黑猩猩体内,观察到强的病毒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反应,而变异病毒的CTL识别表位上的氨基酸发生替换,这种突变使CTL不能识别其表位,说明逃避性病毒变异能在HCV感染中被选择,使HCV感染的免疫调控受损,使HCV在宿主中持续存在〔 9 〕。它可能是宿主的核心抗原,可与丙型肝炎的核心抗体发生交叉反应,在肝细胞癌中也发 ......

——《感染病学新进展》
书名:《感染病学新进展》
栏目:感染病学新进展 > 第四十三章 丙型病毒性肝炎研究进展
作者:王宇明 顾长海
参编:刁庆春,万志红,于乐成,马巧玉,毛青
页码:967-972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1-0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