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解剖学、组织学]第二节 黑 色 素

1962年Staib等首次报道了隐球菌含有黑色素,当时他观察到含小葵子(Guizotia abyssinica)种子提取物的琼脂培养基上菌落变褐色[ 70]。隐球菌在含酚混合物的营养基中生长并合成黑色素,使培养基产生深色色素,可作为微生物学诊断的一个特征[ 70,71]。隐球菌的黑色素是一种含负电极的不规则大分子团块,疏水、不溶于水,因此到目前为止依然不知道黑色素的结构,也不能提供一个可靠的化学结构式。如果隐球菌中的一个物质是黑色或者棕色,不溶于水和有机溶剂,易于被氧化物漂白,这个物质就会被认为是黑色素。 ......

——《临床隐球菌病学》
书名:《临床隐球菌病学》
栏目:临床隐球菌病学 > 第五章 隐球菌生物化学
作者:廖万清 温海
参编:何礼贤,潘炜华,朱红梅,顾菊林,朱利平
页码:82-86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3-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