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文献资料](三)肠杆菌科噬菌体的诊断技术

肠杆菌科诊断用噬菌体系裂解肠杆菌科相应细菌的各种噬菌体原液,供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大肠埃希氏菌、弗劳地氏柠檬酸杆菌和阴沟肠杆菌的诊断用,由7种噬菌体组成,包括O‐I、C(φ I和φ II)、Sh、E(E‐1和E‐。用乳头滴管或一次性注射器在一个菌斑上或涂抹区的一定部位滴加噬菌体液。每支滴管只滴加一种噬菌体,针尖和未落下的液滴绝对不能接触平板表面,严格防止交叉污染。滴加噬菌体时必须将琼脂平板放在水平台面上。如果仅有一两株培养物作噬菌体试验,则可用直径为3mm的接种环挑取噬菌体,依次滴加在菌斑上。灼热的接种环 ......

——《现代诊断微生物学》
书名:《现代诊断微生物学》
栏目:现代诊断微生物学 > 第二篇 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在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 > 第三十六章 噬菌体在细菌鉴定和分型中的应用 > 第三节 噬菌体用于细菌的分类鉴定 > 一、肠杆菌科噬菌体诊断技术
作者:刘锡光
参编:何晓青,洪秀华,毕胜利,李若瑜,高屹
页码:1020-1021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0-1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